午夜抽卡好浪漫!Dcard 如何應用 GCP 掌握大學生的心
Dcard 推出於 2011 年,起初是個僅供臺大、政大兩校大學生註冊的匿名社群平台,在短短六年內,默默竄升成為全台灣最大的匿名論壇,每個月有超過八百萬不重複訪客、數億次的文章閱讀。
Dcard 最初選擇 Google Cloud Platform 的原因很明確,就是看上 Kubernetes 能讓服務部署流程更標準化,省去後期大量的維運成本。
Dcard 全棧工程師黃瑞安表示:如果沒有 Kubernetes,我們至少需要多 2-3 人負責監控數據和操作機器。現在維運的時間被省下來了,技術人員能更心無旁鶩的開發。感謝 iKala Cloud 在 GCP 操作、與原廠的溝通上,給予最即時的諮詢回饋。
iKala Cloud 這次特別專訪我們的指標性客戶 – Dcard,一窺這個迅速崛起且深受學生喜愛的媒體平台,最後選擇轉移至 GCP 的原因。
Google 雲端產品大整合,Kubernetes 讓部署自動化
Dcard 原本將服務架構在其他的雲端平台,部署時不僅需要大量的手動執行,同時還有許多網路問題或是無法拉下程式碼等錯誤。在使用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(GKE) 之後, Dcard 僅需設計 image 並測試自動化部署腳本,GKE 即可下載 image 並執行,流程更加自動化。若往後有新的程式碼須更新也僅需上傳即可,在後期維護上節省了許多時間、人力成本。
ETL 架構不能沒有它:Cloud Pub/Sub、Cloud Storage、BigQuery
Dcard 在 data pipeline 的設計上,前段仰賴的是 Google 的 Cloud Pub/Sub,接著 Dcard 設計了一款批次運算處理資料的系統,並將這些數據寫進多個地方,如:做監控的 Stackdriver、Cloud Storage 以及 BigQuery 等。
Dcard 會因應熱門時事決定是否開立新板,例如:寶可夢板、世大運板。而背後的決策就勢必參考:從 BigQuery 中查詢分析後得到的網路洞察。
GCP 提供完整、一條龍的巨量資料產品服務
未來規劃與期待
如大多數的內容出版平台,為了能讓使用者更快速找到有共鳴的內容,Dcard 也正在研發專屬於 Dcard 的內容推薦系統。在參加去年由 iKala Cloud 邀請從美國 Google 遠道而來的 Kubernetes 核心貢獻者 – 徐超先生進行的 Kubernetes 分享會後,Dcard 也期待未來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的 dashboard 應用能更加豐富,增加縮放、拖曳、選取更長的時間範圍等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