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iaStudio 是一款使用 AI 幫助內容創作者大量生產短影片的工具,將原本需要複雜技術、耗時費力的影片製作過程變得簡單快速,讓完全不懂影像剪輯技術的人,也能輕鬆產出影片。透過 AI 技術,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演算法分析內容主題及重點,自動搜尋影像合成短片,讓文章轉成影音。以往需要外包專業影音剪輯人員才能做的事,可由企業內部自行發想後執行,加速品牌影音製作時間,快速反應市場話題與需求,協助內容出版者,提升影片更新頻率。
內容經營快狠準 : 吸引抖音、優酷等新媒體合作,每日產能為 20,000 支影片
因為能在極短時間內,使用新聞內容、社群貼文、即時體育內容,統計資料建立影片,GliaCloud 與 Tik Tok 集團合作,每日產製數千支日文與韓文影片,累積超過上億次觀看數,加速 Tik Tok 集團的海外 APP 推廣;而在 2018 世界足球賽賽程期間,也與優酷合作,透過 AI 即時產出超過 5,000 支賽事剪輯影片。
彈性運用 GCP 雲端運算平台 : GKE/GAE/GCE 輕鬆部署服務,有效調度資源
GliaCloud 主要商業模式分兩部分,一是針對電商、媒體、廣告主的影音廣告服務,因為擁有大量使用者,普遍來說流量比較高,一是 SaaS 模式的影音平台 – GliaStudio,用量相對穩定。
早在 2018 年初,GilaCloud 即將服務部署在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(GKE) 上,兼顧安全性下加速開發應用程式,最直接的效益,就是在技術成本維持不變的狀態下,影片產能大大提高了 10 倍。
在此之後,面對高流量的媒體影音廣告服務,GliaCloud 也選擇在 Google App Engine (GAE) 上執行,因其高擴充性的彈性與專案控管,即使在重大事件時遇上極大流量瞬間湧入,也完全不影響系統效能。
再來,對於內部開發、臨時專案、測試環境等,則在 Google Compute Engine (GCE) 上,讓技術團隊能夠縮短佈建時間,在短時間內推出更多新體驗。這樣彈性地調整配置雲端資源,因應流量和資料儲存量需求來變化,都是使用 GCP 才讓應用程式維護更簡單。
擁抱雲端新技術,透過 Cloud Run 更快速安全部署容器化應用程式與優化資源調度
GliaCloud 的開發團隊,一向以開放態度嘗試新技術,為了成本再優化、系統效能更穩定、回應速度更快的考量,最近也準備將服務慢慢轉移至 Cloud Run。Cloud Run 為 Google 推出的全代管服務,結合容器 (Container) 的靈活性與可移植性,讓使用者可以在這項無伺服器平臺上執行容器化應用程式。
Cloud Run 由系統負責所有基礎設施的管理、配置和擴展,這讓 GliaCloud 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專注在撰寫程式碼、開發功能上,不須花時間精力在底層系統架構的維運。而 Cloud Run 和 GKE 整合的特點,也讓 GliaCloud 可以在原有的 GKE 環境上執行操作,這樣一來,資料搬遷、應用程式部署、系統設置更方便。
GliaCloud 創辦人暨執行長 陳建勲 :「我們的服務牽涉技術範圍較廣,從核心的人工智慧演算法,到用戶友善的使用者介面,與穩定的影音廣告串流服務,使用 Google Cloud Native 架構能讓我們專注於產品技術的研發,不需要花太多心力調整系統架構;加上 iKala 本身也是 GCP 的重度使用者,透過 iKala 提供 GCP 的技術顧問與服務支援,系統和人力的配合都讓我們很安心。」
展望未來
GliaCloud 目前已與台灣上百家優質媒體合作,進行影片自動產製,為了提供給客戶更順暢的操作體驗與更優質的影音作品,GliaCloud 也期待未來能運用更多 GCP 的創新技術,持續地強化產品架構與開發應用,用 AI 解放客戶的創造力,帶動數位內容與廣告產業升級。
相關連結:
GCP 代管環境比較表:GCE / GKE / GAE / Cloud Run